证券交易印花税前五个月进账近千亿元 调整预期强烈
证券交易印花税前五个月
进账近千亿元调整预期强烈
业内人士认为,短期内彻底取消可能性很小
市场沿袭了巨幅震荡的走势。在监管层频出利好令箭的情况下,有关印花税的调整预期也愈加强烈。
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此前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认为,要敬畏市场,开展新一轮对市场的调查。如果采取救市行动,应该包括印花税、国家队、流动性释放等。
“一方面,证监会不是印花税的征收机关,印花税要不要收或者收多少,证监会无权决定;另一方面,目前的印花税率是1‰且单边征收,实际的税率已经很低,降税的空间很小。”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短期内彻底取消的可能性很小,一方面没有国际惯例作为支撑,另一方面,近几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总征收额虽然比前几年有所下降,但是大约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千分之四点五,重要性依旧存在。
据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查阅Choice金融终端发现,自2014年1月份以来,我国税收每月的同比增长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,其中2015年2月份,我国税收同比增长仅为0.8%,创近两年新低。而受到市场火热的影响,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增长则一枝独秀,保持上升趋势,尤其在2014年11月份以后,上升速度明显加快。今年以来,证券交易印花税月均同比增长高达314.2%,前5个月累计证券交易印花税已达961.08亿元。
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表示,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,印花税作为指导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,应该会被监管部门考虑,从而进行相应调整。
近500家公司停牌 上市公司浑身解数躲下跌
近期大盘宽幅震荡,不少上市公司不甘沉沦,纷纷展开自救,回购、增持、申请停牌各出招数力求躲过下跌。TCL集团(000100)昨日公告了回购计划,耗资上限为7.9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。在当前急速下跌的市况中,重要股东增持股份、以及申请停牌都是自救行为。据统计,目前在28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,处于停牌中的将近有470家,占上市公司数量的近17%。
TCL7.95亿元回购
近两周来大盘下跌,不少上市公司不甘沉沦,纷纷展开自救。其中,TCL集团(000100)昨日公告了回购计划;而6月15日以来,A股已有超百家公司增持自家股票。
TCL集团是此轮大跌首家祭出回购计划的公司。公司7月1日收盘于5.24元,其股价距两周前最高点下降约32%。今日公司发布公告,拟以上限10.05元/股,资金上限7.95亿元,回购公司发行股份。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。
TCL集团此次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为董事会通过回购预案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平均收盘价6.7元的150%,即10.05元。公司首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的上限为公司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25%,即7.95亿元。
公告显示,截至2014年12月31日,TCL集团总资产928.77亿元,资产负债率71%,货币资金为157.91亿元。公司近年业绩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。
此次回购除了直接提升TCL集团每股收益水平,更重要的是,TCL集团称此次回购计划为“增强投资者信心,维护公司股价”。公司方面表示,此次回购股份的实施,有利于增强公司股票长期的投资价值,维护股东利益,提高股东回报,构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群体,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。
回购与增持在性质上有差别。增持是大股东以真金白银去买公司股份,加上对公司的整体业务状况应该会有清晰的了解,因此大股东增持就表示对前景仍然乐观,所以,股价一般都会造好,而且利好讯号会比回购更为强烈。
而上市公司回购,除了显示公司营运正常外,注销股份使已发行股本的数量下降,每股盈利及每股资产净值也会上升,可提升股东权益,吸引投资者。此外,无论是增持或是回购,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会因此而上升。
近500家公司停牌多家公司申请停牌
除了回购股份之外,在当前急速下跌的市况中,停牌或继续停牌也许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据统计,目前在28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,处于停牌中的将近有470家,占上市公司数量的近17%。
另外,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正倾向停牌或延期复牌。仅在昨日公告中,已有雪莱特(002076)、得润电子(002055)、齐心集团(002301)、德尔家居(002631)、塔牌集团(002233)、欧菲光(002456)、通葡股份(600365)、数字政通(300075)等纷纷公告停牌。
据统计,申请自7月1日起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公司有17家,申请2日起停牌的有17家。之前的6月29日,申请当天开始停牌的公司数量为9家;又6月30日,有26家公司申请于当日开始停牌。而从6月26日至7月2日,据统计共有逾100家上市公司发布申请继续停牌公告。
从停牌公告所表述的理由看,绝大部分是“拟筹划重大事项”。避开情绪渲染恐慌期以及资金轮番踩踏效应,也许是停牌附带但绝对重要的效果。
产业资本掀起增持潮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TCL集团意欲用回购股份的方式展开自救,更多上市公司通过高管及股东增持为股价护航。伴随着A股6月15日以来出现的连续大幅调整,产业资本也再度掀起新一轮“增持潮”。
统计数据显示,6月15日至7月1日,两市共有127家上市公司出现净增持,净增持市值为38.04亿元。分析人士认为,产业资本的增持无外乎两种目的,一是类似于“平准基金”式的护盘,二是确实看好自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抑或是二者均有。如今产业资本再现增持潮,值得投资者关注。
其中净增持市值排名前十的分别为:南玻A(11.85亿元)、长园集团(11.56亿元)、万达信息(10.07亿元)、双塔食品(5.76亿元)、交大昂立(4.09亿元)、永新股份(3.90亿元)、卓翼科技(3.83亿元)、零七股份(2.89亿元)、中葡股份(2.49亿元)、博闻科技(2.27亿元)。分析人士称,增持自家股票,显示出公司及其高管认为,公司当前股价存在被低估现象,也显示了对公司未来稳定持续发展,有良好前景的信心。
A股历史证明,自2005年以来产业资本曾在2005年10月-2006年10月、2011年11月-2012年2月、2008年9月-10月、2011年11月、2012年9月和12月、2013年6月、2014年7月等出现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增持潮,随后指数均出现波段上涨行情。